芷江融媒讯(记者 尹华 通讯员 杨铠玮)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在湖南芷江签署投降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历史转折点。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1985年,芷江建起了一座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奔走近四十年,把一间只有十来件文物的小馆,建成了总藏品过万件、占地三百多亩的“一园三馆”。今天,在复兴之路上,伟大的抗战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华儿女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吴建宏筹划着一件大事——将芷江受降仪式旧址提质升级,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抗战胜利的历史时刻。
这是拍摄于1945年8月21日的珍贵历史资料,记录着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投降使节在芷江上缴兵力部署图、签署投降备忘录的全过程。这段仅有二十分钟的黑白画面,却让吴建宏苦苦追寻了二十多年。
1990年,他在整理文献资料时发现了几张电影海报,宣传的是抗战胜利后影剧院放映的新闻纪录片《降使今井芷江受降》。吴建宏找遍了各电影制片厂和档案馆,还先后7次赴中国台湾地区寻找,却一无所获。2013年,在查阅飞虎队员的回忆录时,他终于有了新发现。
沿着这条线索,吴建宏委托旅居美国的芷江籍画家钱德湘夫妇寻找,终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当时由美方随军摄像师拍摄的原始胶片。
1987年吴建宏来到纪念馆工作时,这里只有半块破损的受降纪念碑和十几件文物。37年来,吴建宏从勤杂工到讲解员,再到副馆长、馆长,在这里坚守了大半辈子。为了不断充实馆藏文物,吴建宏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心追寻,他的办公室放着12本通讯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与抗战文物有关人员的联络地址、电话号码。
一次,吴建宏在为一批来馆参观的台湾同胞做讲解时,得知芷江受降主官萧毅肃将军的后人在台北。然而几经联络,对方却始终没有回音。于是,从1994年起,吴建宏每年都坚持给对方寄去节日贺卡,并写信介绍纪念馆的情况。终于,2003年春天,吴建宏接到了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对方正是萧毅肃的二儿子萧慧麟。
此后,萧家后人5次来到芷江,先后捐赠了4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幅美国飞虎队将军陈纳德手绘的水彩画,在美国曾有不少人想高价收购,都被萧家回绝。
近年来,吴建宏带领团队深入挖掘抗战文物背后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砥砺奋进的时代价值。如今,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已形成芷江和平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园三馆”的格局,总藏品过万件,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接待参观者200万人次。
责编:许敏
一审:杨艳芬
二审:许敏
三审:杨春林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梁志平带队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九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芷江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部署会召开
梁志平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和观摩组织工作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主持召开高质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调度会
下载APP
分享到